非常感謝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兒童協會安排如此深具意義與值得學習的課程,聘請到專家李開敏老師為我們臨床工作人員講授—病床邊的溝通。這個學習團體的人員組合有別於其它上課團體,除了包括臨床護理人員外,還有協會的社工及義工、腦瘤病童的家人、床邊教學老師、醫院社工人員、臨床醫師,因為我們都是照顧病童最前線的尖兵,所以為了共同的照護理念及需求,因此大家都特別的認真與用心學習。

每一回課程的開始,老師會帶著大夥做「大腦體操」,因為學會如何打開智慧之鑰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除了能暖身、放鬆之功效,更能提振身體的能量,老師告訴我們,要照顧好病童,就先要把自己照顧好、培養好,讓自己在情緒及應對壓力時有更好的能量與能力。

課程一開始,夥伴們就共同集思,定下此次學習團體的共同目標,我們希望能學習到:面對不同背景及特質的家庭,要如何在溝通上引導問題的思路,對不同的情境及情緒中要如何運用關懷的能量,當病童病情產生變化時,我們要如何進行病情的解釋與溝通,當孩子已離開人世的父母,我們要如何做後續之關懷。

在上課學習過程中,專注、傾聽他人的經驗或感受,並且不斷地彼此分享心得與體悟,不斷地練習語言或非言語的溝通方法,在進行「背的接觸」活動中,讓我體驗到我與人接觸時,原來我是害羞的,但卻是溫柔的,要學習觀察他人被照顧的需求及照顧他人的技巧與方法,這是我所不足之處,在「自覺的觀察」課程進行中,不斷自我反思,不僅要觀看內在層面的我,也要看外在層面的我,感恩大地,把愛的能量凝聚,送給需要被祝福的人,這是很棒的體驗。

現在每一次在與他人溝通時,常常會響起老師與夥伴們的話,時時剔勵自己,「這樣表達對病童及家屬能瞭解嗎?這樣做對病童及家屬有没有幫助?」也會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用心的體會家屬的需求與困境,也不再很急躁的想把事情傳達完畢,而是放慢自己心情與情緒的腳步及放下偏執的觀感,認真學習傾聽他人的聲音。

「我是你的朋友,我愛你,我看到你的需要,我聽到你的聲音,我尊重我的內在智慧,我也敬你為師」,這是每次課程結束時,大家都會一起唸的一段話,文句中除了「我」還有「你」,因為這是一段美好的學習結果,及心靈能量的提昇,我將奉獻給所有需要心靈能量的你,也感恩夥伴們彼此的互相信賴,共同學習與分享。

作者:  吳麗織

轉載自: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協會「腦力激盪」第十期會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兒童腦瘤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