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起,有些涼意、有些浪漫、也有些感傷,但當中卻帶著無限的感謝。因為十月是女兒子甯離開我們去當天使的日子,這個月份我們全家已共有默契,將它訂為感謝的月份,每到此時當然也會特別想起她,一個改變我們生命的偉大小孩,因為當初是她把我們從睡夢中叫醒,是她讓我們體悟了生命的真正價值與意義,是她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刻,並且徹悟要將生命發光發亮,將悲傷化為一股助人的力量,充分的發揮出來,那麼她就是個雖死猶生的人,她的生命仍延續在人間,最後或許取代悲傷的會是一份喜悅。

子甯的離去,除了啟發了我們;也感動了周圍的人,因為她的表現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甚至也改變了人的生命。有一位姐姐看著子寗雖然身患重病,卻每天仍快樂的遊戲、畫圖,乖巧可愛,從不哭鬧。最後這位姊姊被她的勇敢的所感動,決定再隔年年初去就讀陽光大學,未來當一位神職人員,好好的幫助別人,充分發揮利他愛的精神。像這樣的小故事在我們周遭有許多,我們也曾被感動過;不過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來自別人無私的大愛,因為在那最後的半年,我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的祝福與祈禱,有來自英國、日本的朋友,以及全台灣各地朋友的關愛,還有陪伴我們走過生命最低潮的道場志工們,大家的愛如泉湧般暖暖的將我們包圍,也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更加堅強,勇敢的站起來,所以現在我們也同樣帶著神的大愛及大家的愛,到處分享愛的種子。我想這麼多善的好的因緣,在此時聚足,這是女兒自己前幾世所累積的,她必定會繼續在另一個世界再造善緣,如同我們告訴她的,記得要去另一個世界當愛的聖誕老公公,將在這裡所得到的每一人的愛分享給別人,而她也堅定的點點頭。

生命中的緣起緣滅,都是神的一份好安排,並非人可以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深與廣,以及面對生與死的態度,正如先生看到女兒將離去前一刻的態度,從容坦然而平靜,先生說他學習到再也不怕面對死亡,他將來也會以同樣的態度面對死亡。然而生命雖短暫,我們仍是可以把握的,尤其把握每一次在低潮時的學習,因為當人很幸福時,特別容易遺忘體悟生命,而當人遇到挫折時,才能了解生命的意義,所以事實上是要感謝每一個低潮與困境,因為此時才是生命提升的最佳時機,正如陪伴女兒的過程,我們體悟到面對親人的疾病,內心的掙扎與煎熬,心情的起落,種種痛苦,無法言語,也正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們在助人時,更能感同身受,發自內心真誠的關心他人,甚至當中無論有任何困難,我們都能堅定的跨越,激發出一股強大的力量,所以應該要想念轉換,感謝這些的痛苦與不幸,記得有一次道場有一個讀大學的孩子,他患了罕見的硬皮症,我去引導他,幫他淨化,他完全不相信,甚至口出惡言,後來我仍不放棄,深深的去體悟他的心情及媽媽的感受,然後用同理心的與媽媽真心的交談,媽媽流下感動的眼淚,因為我明白她的心境,而孩子的心理我也了解,於是我只告訴他道場最少人的時段,最後孩子真的接受了,也願意來道場接近神。而他的硬皮指數也奇蹟的降低了。

十一月份我的母親被檢查出來,卵巢癌三、四期,也已蔓延至肺部,聽到這樣的消息,當然非常的震驚,但也很平靜且明白,因為這又是人生的另一項課題與考驗,我仍必須感謝此次磨練與學習的機會,以及在最後與母親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過去我與母親沒有很多接近的時間,幾乎都在各忙各的神業服務,或許透由這樣的機緣,讓我有盡孝道的機會,所以每次我與母親相處時,我都抱持著感謝與歡喜的心,服侍陪伴她,覺得我們距離更加接近,那是前所未有美好的感覺。所以母親的發病到底是幸與不幸,端看人的心如何看待。

每次我想到在北榮的日子,都是一份美好,因為每個人的用心與愛,都深深的感動我們,無法忘懷,在此謹獻上我們最真摯的感謝!

作者:子寗媽媽

轉載自:中華民國關懷腦瘤協會「腦力激盪」第十二期會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兒童腦瘤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